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中国彩电积蓄中国式技术能量

更新时间: 2005-12-21 13:16:05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2644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崛起的筋骨,而自主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中国彩电业的“龙头”长虹,自创业以来一直沿着“把握消费需求,夯实技术基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道路发展,逐步成长为的中国品牌。

  以长虹为代表的中国彩电业的快速崛起,对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国际级的民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长虹等企业肩负着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开创者和先行者,为其它行业与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成功模式与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对长虹发展历程及成功模式的探讨,不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自主创新 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就像一个“二律背反”的哲学命题。如果要创新,就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很难承担;如果不创新,就永远跟在跨国巨头背后,陷入“引进一代,淘汰一代,再引进再淘汰”的宿命。

  所以,没有必胜的勇气和魄力,没有一套完善的自主创新机制来保障,对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就是空谈。同时,市场对技术创新的节奏要求也非常严格,超前市场一步只能赚概念,超前半步才能赚效益。这就要求企业既要盯准“猎物”(市场需求),又要赶紧“造枪”(技术创新),只有将二者结合好了才能赢得市场。

  对中国彩电业而言,能在跨国企业多方围攻下取得成功,恰恰是把二者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而“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立足应用技术,突破核心技术”的长虹方略则集纳了长虹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的精髓。

  作为国家首批六家技术创新企业之一,长虹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对企业的推动作用,瞄准家电市场信息化、网络化、显示平板化的趋势,在应用数字技术、多技术整合、平板显示和背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04年,长虹仅新增发明和实用新型等专利就达到111项,在国内企业中名列前茅。

  长虹认为,技术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大力推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才能使品牌形象、市场形象、客户形象得以提升,从而从根本上缓解和释放市场压力。

  目前,长虹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已造就三大核心技术能力——以虹微公司为主体的IC芯片开发能力;以长虹技术中心为主体的集成电路开发能力;以长虹工业设计中心为主体的工业设计能力。就目前中国的彩电业而言,这三大技术能力是行业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

  长期研究消费电子产业生态的专家指出,长虹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基于全球竞争及消费趋势的3C产业生态雏形已经显现。

  
激励机制 形成自主创新保障制度
  事实上,企业的成长,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作为支点。但自主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不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如何形成制度。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先进的制度,技术的自主创新将成为空谈。长虹对技术创新的保障是将自主创新形成制度。

  “有三个决不能省:一是市场建设的费用不能省;二是技术开发的费用不能省;三是人才培训的费用不能省。”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多次表示:“市场建设事关长虹当前的发展,技术开发事关长虹明年、后年的发展,人才开发事关长虹今后十年、二十年的发展。”

  长虹在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方面下足了力气。2004年11月,长虹召开了隆重的千人“2004年度技术创新大会”。大会集中展示了公司近三年来100多件技术创新成果,表彰并奖励了近200名技术创新能手,并与公司内29个开发项目组分别签订了2005年度技术创新项目责任书。长虹高层在技术创新大会上还郑重承诺: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将逐年增加,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同时,鼓励员工积极申报科技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对申报成功的项目,公司将给予个人一次性2万元的奖励,项目通过验收合格后,公司还将重奖具体开发人员。”在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的催化下,今年一季度,长虹公司企业技术中心的集成电路设计开发与信息家电开发两大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支持,国家拨款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创下长虹技术中心八年以来的纪录。

  集成电路设计与信息家电开发是当前行业为核心的两大领域,处在整个家电工业体系的端。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长虹的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认同,同时抱有很大的期望。

  
选拔人才 用人机制与市场接轨
  如果按照传统的就业、薪酬、升迁机制,长虹将会与一批拔尖的人才失之交臂。作为一家老国有企业,如何与竞争对手在人力资源竞争方面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由于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产品品质和成本价格之争,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对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因此,作为企业真正的核心资源,人才也必须与市场接轨。

  通过市场化手段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打破原国企的用人机制、用人方式、薪酬方式——一套崭新的“三打破”用人机制在长虹横空出世。

  随着长虹新的产业发展战略的逐步确立,寻求人才、获得技术支撑,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在企业内多次提倡要塑造学习的氛围,把长虹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目前,长虹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名,绝大多数都是30岁左右的青年骨干,其中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名,教授级工程师25名。这仅仅是长虹的“内脑”,除此之外,长虹还大量借用“外脑”。

  今年6月,由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新成立的虹微公司主要从事3C相关的集成电路和软件的研发、销售和服务,来自美国硅谷的一批海归博士成为其核心团队,其中擅长系统设计到ASIC运用的杨刚博士担任了该公司总经理。长虹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杨刚在美国拥有40余项发明专利,是业界的技术高手之一。

  与此同时,长虹董事长赵勇还为美国工业设计专家高登·布鲁斯先生,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的鲁晓波、何人可教授颁发了设计顾问聘书。此举表明,长虹为实现工业设计人才国际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成为目前中国家电企业一家跨地区、跨国界组建工业设计力量的企业。

  
瞄准平板 技术创新硕果累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已由传统的供给型经济转变为需求型经济,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过去,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买方时代,也就是新经济时代。在这种条件下,市场给企业提出的课题不再是制造能力,而是快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和有竞争力的产品。

  中国彩电业作为中国市场化竞争早的产业之一,在这一经济转换中起到了示范作用,而长虹作为中国的彩电企业之一,也在迅速地转换着自己的角色,引领中国彩电业步入了一个满足个性化消费的新时代。

  2004年12月,长虹就宣布斥资10亿元进行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进军平板电视领域。今年1月到5月,由国内权威监测机构提供的数据表明,长虹平板电视销量同比增长了380%,市场占有率跻身“三甲”,在川渝、华北、华东等区域市场份额已经飙升至位。

  今年6月,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电视生产线在长虹诞生,国内尺寸的55英寸液晶电视和65英寸等离子电视开始投入批量生产。长虹董事长赵勇表示:“在平板产业领域拔得头筹,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建设平板电视生产线。长虹的建设步伐一定要比对手更快。”

  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从而一步的市场策略为长虹赢得了丰硕的成果。10月22日,四川长虹正式发布2005年第三季度季报,数据显示:2005年第三季度,长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16亿元,同比增长17.27%;实现利润总额4938万元,同比增长178.63%。2005年1至9月,长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4亿元,同比增长32.35%;实现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220.07%。其中,电视业务收入63.2亿元,空调业务收入15.4亿元,IT产品业务收入13.7亿元。

  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虹彩电、背投电视保持快速增长,继续稳居国内销售榜首;长虹平板电视持续强劲增长,长虹等离子国内市场份额超过12%,位居行业,这些成就了长虹电视业务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

  
布局3C 打造多元化发展战略
  对想要成为企业的中国家电业来说,多元化已不再是一个要与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与不能的问题。中国企业很多多元化的失败都是没有能力多元化造成的,而不是多元化本身的失败。

  在全球电子产业环境巨变的情况下,新的技术、新的产业不断崛起,所有的公司都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产业之路,多元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

  作为中国的“彩电大王”,目前正在扮演着彩电长虹、空调长虹、手机长虹、3C长虹等不同的多元化角色。

  在日前成都举行的“2005中国西部信息化暨信息产业博览会”上,长虹除了展示长虹彩电外,其长虹朝华MP4、MP3、长虹手机等多元化新品都已揭开神秘面纱。长虹的多元化之路越走越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长虹高调加入闪联,与电信、微软、朝华科技等开展一系列合作,已初步搭建了跨越宽带网、电信网、互联网的3C产业链。

  今年1月10日,长虹同中国电信签订了战略备忘录,双方缔结了战略联盟关系。5月,长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虹公司同时成立。长虹信息技术公司以3C业务为主营业务,目前主要开展与中国电信合作的ADSL业务和视讯业务,并将逐步推广IPTV、互联星空以及传媒业务。公司核心成员有着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和上海有线网络公司的工作经历,并均获得复旦大学、中欧商学院等硕士、MBA以上学历。正是这些拥有特殊背景的行业精英加盟,公司一面世就显得底气十足,并放出力争在未来3至5年成为3C业务运营商的豪言。

  在第八届北京科博会上,长虹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的“3C融合”高端信息产品——长虹天际“视际通”液晶电视已经亮相。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宣布了长虹的3C产业布局:“3C融合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长虹产业中长期发展蓝图里,长虹将通过优势联盟强势进入IT、通讯、网络产业,实现从传统家电向信息家电企业的战略转型,实现从终端产品提供商向系统技术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的重大升级。”

  目前,长虹已将主要产业划分为核心业务、战略业务、新兴业务三个梯队,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经营策略,将非核心业务交给行业内专业厂商经营,同时强化核心业务。彩电仍将作为长虹核心业务,保证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空调、电子产品、电池作为战略业务,是核心业务的后续生力军;新兴业务就是成长性的网络产品、信息家电,也是长虹未来主要的产品发展方向。

  
持续创新 引领中国家电业不断升级
  中国家电业尤其是彩电产业的快速崛起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奇迹。中国彩电业不仅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世界上的彩电工业体系,将中国彩电工业快速推向全球,形成了世界彩电制造基地的地位;而且还形成了一种独到的规模增大与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模式,把整个行业纳入到全面市场化的竞争轨道,快速推动了彩电这一贵族产品的平民化。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萌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以长虹为代表的彩电企业率先冒着政策与效益的双重风险,开始自主操作价格体系。骤降的价格令彩电终端市场迅速放量,成就了急需扩充产能降低成本的中国彩电企业,同时,彩电产品也渐渐走下价格神坛,成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必需品。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外国家电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刚刚涉水市场经济的中国彩电企业面临与洋品牌抢夺本土市场的艰巨任务。当时,中国彩电企业只有成本优势,但在竞争的压力下,中国彩电企业加紧了技术、产品、营销、战略布局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从而一步步由追随到并驾齐驱直到成为细分市场的者。

  但是,包括彩电业在内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阶段尚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面临着产业高速增长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产业规模扩大与效益低下的尴尬局面。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一大批家电企业迅速崛起并逐步具备了与世界水平一争高下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仍是薄弱环节。因此,怎样建立以技术为主导的自主创新模式,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主题。

  纵观长虹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一条主线,那就是自主创新。创新不但是企业间竞争的法则,更是行业前进的驱动力。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每一次技术、市场战术、总体战略的创新都在影响以及引导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彩电业每一阶段划时代的前进与突破都与企业的自主创新息息相关。而被喻为“中国彩电大王”的长虹则在中国彩电业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并在中国彩电市场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长虹对于中国彩电业的意义在于一次次打破了既定格局,引领着中国彩电业向更高的市场层次迈进,并加速了彩电行业的整合与集中,这为彩电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及与洋彩电的较量积聚了资本与能量。可以说,长虹的魄力来源于前瞻性地观察行业的发展趋势,创造性地预测行业前景。而这些探索性的实践逐渐形成了长虹特有的创新模式,并构成了中国彩电业发展的特有框架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