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05年的中国信息产业都充满了3C(计算机、通信、家电)激情的躁动:无论是家电企业还是IT企业,都把3C融合当作了自己今后的战略重点。而且在2005下半年,家电连锁巨头国美也来凑热闹,宣布全面进军专营高端的3C数码产品店,把3C融合搅得热火朝天。
与2000年前后相比,人们对于3C融合的理解显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以“维纳斯”为代表的3C融合与加入了无线、宽带、液晶电视技术的3C融合显然相差万里。今天,不论是IT企业,还是家电企业对于3C融合都有了新的理解,而家电企业伴随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在资金、技术上对IT业务的支撑也有了更强大的实力,索尼、三星等企业的成功也给了国内家电企业学习的成功榜样。在内外环境成熟的情况下,国内家电企业IT梦再次点燃。
以IT圈内的眼光看,上世纪90年后期进入IT领域的海尔依然是个“新兵”;但从3C产业融合的角度看,产品线丰富、营业规模庞大的海尔可谓“弄潮儿”。 家电业的巨无霸海尔从来不甘心IT是别人的世界,2005年重新强攻笔记本电脑,而且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就。目前,海尔把笔记本和PC、数字电视和集成家居率先融合起来,组成了海尔未来3C战略。在海尔集团商流本部兼移动计算机本部本部长高以成看来,当技术升级已经无法成为引领PC消费的强有力的动力时,PC不得不重新面对一切商品销售原始的驱动力——消费动力。换句话说,PC将回归耐用消费品的本色,变得越来越像普通意义上的家电产品,而此时海尔的优势无疑就凸现出来了。
3C融合重塑PC
眼下,经过几年耕耘的3C融合产业已经告别了“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尴尬局面。不知是巧合还是默契,众多国内企业在4月份就掀起了一轮3C融合的高潮;而在6月21日闭幕的2004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上(简称青博会),更被一些参会人士称为“3C融合博览会”。在此次博览会上,有国内厂家放言:此时涉足3C正合时宜。
可以说,家电、IT、通讯的相互缠绕渗透,使增长乏力的IT和家电业再次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正是数字化应用需求的急剧攀升,为PC产业带来了新发展与新契机。对业界来说,现在已是如何“重新再认识PC价值”的时候。
3C融合的前景看起来很美,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它不仅技术复杂,而且还涵盖了家电、IT和通信等诸多领域,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领域的厂商很早就做起了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企业必须有了家电、通讯、计算机,才可以实现3C融合,所以为了抓住3C融合的机遇,掌握未来市场主导,中国家电企业的IT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永远不会停止。
高以成认为,在新的3C融合生态环境当中,海尔拥有一条全新的纵向产业价值链,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全面向3C融合包括IT企业、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内容及服务提供商、渠道代理商和用户在内的有机网络。他尤其强调“电脑是3C融合的先锋军”,目前电脑的用户群无论从行业还是从年龄段来看,都已经到达了向全社会普及的年代,而以英特尔为首的上游企业,从技术上也不断引导着PC从技术化向应用化转变,电脑家电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如果我们用做白电的思路做IT,别人会说我们外行管内行;如果我们用做IT的方法做IT,我们永远也赶不上前面的厂商”,在谈到海尔PC的发展策略时,高以成表示,海尔做电脑关键要靠创新理念,把家电的创新与勤奋同IT的专业和速度结合起来,创造出海尔的IT模式。其表示,“同等配置的产品,海尔的价格一定会比对手低;而在同一个价格下,海尔产品配置一定要比竞争对手好。”而这个模式下重要的是,海尔要为用户提供的不能只是冰冷的硬件,而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群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高以成尤其强调,像冰箱不能单纯把压缩机作为卖点一样,海尔电脑也不能简单地把CPU或操作系统的卖点当成品牌电脑的卖点,海尔更看重的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制定有效的开发方案和营运计划。以笔记本电脑的开发为例:经过市场调查,海尔发现用户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商务办公,都希望延长待机时间。海尔虽然不是电池技术领域的专家,但海尔可以把用户的需求传递给前台供应链,并和相关企业联合开发相应的技术和产品。在此基础上,海尔还会进行二次应用开发,将各种适合长时待机的功能发挥到。
另外,海尔在国内有1.2亿固定用户群,家电年均销量3600万台,用户以及国外客户和国内主要渠道都对海尔电脑有大量的需求,政府、教育行业更是把采购国内自主创新品牌作为其,海尔加快PC发展战略,正是基于自身发展及用户和客户的需求。
作为一个PC行业的后来者,高义成表示,从2005年上半年的销售状况来看,海尔电脑的销售90%仍集中在零售客户上,而与之相比,联想、戴尔等先行者则平均80%的出货量集中在行业客户。“但是从十月到现在,海尔行业客户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高以成强调,“两个月间接到了30多张政府、教育部门的行业大单,台式机累计出货量超过了2亿台,在全国排名第三,海尔目前的增长在200%以上,当然,我们现在盘子小,增长比较快,我们现在要重点解决的是产能不足的问题。”
另辟蹊径开拓3C渠道
消费电子产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局。明显的例子便是消费电子产业的市场空间呈现爆发性的增长。 家电、IT巨头之所以大举进军消费电子行业,深层次的动力和理由有两个:,消费电子产业本身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潜在机会;第二,因为数字及3C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导致家电产业与IT产业在技术层面出现了边界模糊。
不过,与大多数厂商热衷于追逐前卫的3C产品不同的是,海尔选择了“既讲究3C产品融合,也注重3C渠道融合两条腿走路”更稳妥的做法。在高以成看来,为何这些年来出现3C融合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形,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很多厂商忽视了营销模式和渠道的3C融合。让卖电视的与卖电脑的在一起卖所谓的“3C产品”,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海尔副总裁周云杰对此曾表示,很多媒体分析,用家电的思路来做IT是不行的,其实他不太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海尔家电的思路是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导向,海尔做家电是做口碑,不是做产品。做IT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家电的套路,但是从价值观和理念本身它们是一致的,不会有任何区别,任何一个行业虽然底层的操作手法千差万别,但观念一定是一样的。
正是基于这种“神似而形不似”的原则,自2004年起,海尔台式电脑便全面进入大中、国美、永乐、三联等大型3C卖场,且销售情况一直不错。一份针对国美、大中、苏宁、永乐等家电大卖场IT数码产品销售情况的调查显示,海尔笔记本电脑自去年3月进入这些大型3C卖场以来位居销量前列。
但海尔并不满足于家电卖场的优势。一直以来,海尔笔记本都在悄然进入IT卖场。2004年3月,海尔便在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建立了首家3C体验中心,与索尼、三星、苹果等厂商同台竞技。
同样的做法很快就在全国范围铺开。今年5月初,海尔笔记本的广告纷纷登陆北京中关村的显眼位置,而在许多大城市的街头,海尔电脑的广告牌也仿佛一夜间冒了出来;而在IT卖场的内部,海尔正以100个/月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海尔3C数码体验店”:北京海龙、鼎好、百脑汇、硅谷等电脑城、上海百脑汇、广州电脑城、郑州百脑汇……一时之间,海尔3C数码体验店层出不穷,人们对海尔电脑的印象也变得耳熟能详。
由于渠道布局进展顺利,来自海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IT渠道的销量已占到其电脑整体销量的60%,大型3C卖场占了40%。海尔的优势在于运营平台。“做IT当然不能照搬家电的套路,但它们在理念上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后台资源也能发挥的协同效应。”高以成自信地说。
对传统笔记本电脑厂商而言,在进入国美、大中、永乐等家电卖场时会遇到不适应游戏规则、信息管理系统不对接、无法平衡原有渠道利益等问题,而对海尔来说,这些问题则基本不存在。恰恰相反,家电渠道成了海尔撕开笔记本电脑市场防线、帮助海尔笔记本获得成功的滩头阵地。实际上,不但用户对海尔笔记本电脑有天然的亲切感,连销售渠道也能感受到这种市场拉力。毕竟,海尔品牌在消费人群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号召力。这也是海尔将IT战略集中锁定在消费、娱乐笔记本电脑的重要原因。而从2005年5月份以来,海尔电脑销量正以每月50%以上的速度迅速逼近戴尔等一线品牌。
海尔认为,随着3C融合时代的渐行渐近,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通过家电卖场购买电脑。在2005年,在三四级市场,海尔电脑与海尔家电的销售渠道出现一定程度的融合,而其他品牌进军三四级市场大多还停留在谈论阶段,配送及售后服务很大程度制约了这些品牌的拓展。与此同时,海尔覆盖全国的网络已在悄然行动。至今为止,海尔还对其在全国各地的2000多家海尔专卖店(以前主要销售家电产品)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具有IT产品销售及服务能力的3C融合渠道。如今,海尔家电在全国有2000个县级专卖店和20万个农村代理点,以及成熟的配送渠道,这些专卖店在今后将成为海尔电脑走向区域市场甚至农村市场的桥头堡。
不做供应链的末端
对于未来的布局,高以成认为:笔记本电脑等PC产品走向类家电化、寡头化已成必然趋势,未来的较量必然是资源整合和综合实力的较量,而对于擅长理解消费者需求的海尔来说,这样的趋势无疑是海尔电脑获得新发展的良机。
“中国企业要想通过自身的努力,用短短几年时间去超越国外3C企业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积累,根本就无法实现。这样就会使中国本土企业继续处于全球供应链的末端。”而在高以成看来,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突破点,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建立一个良性生态圈——3C融合就是新的突破点。
“幸运的是,无论家电企业还是IT企业,都已经改变策略,在注重自主研发的同时,更强调产业链条的竞合。”高以成表示,海尔电脑的正式发力,也意味着海尔从传统的家电厂商向3C(家电、电脑、通讯)融合的全面转型。该高层透露,海尔内部一直有个说法,当海尔家电做到全球前三位的时候,就是海尔向3C转型的开始,而目前这一前提条件已经具备。
由于巧妙地利用了海尔在家电领域的优势,同时结合了IT业的独特规律,海尔电脑在产品、营销上都创造了不少新的模式。跟英特尔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便是明显的例子,在PC品牌日益集中化的今天,帮助海尔等新兴品牌实现新的崛起,英特尔将在未来家电、IT、通信等融合的时代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而海尔同样具备英特尔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海尔覆盖5、6级市场的渠道优势。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的赖一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向低级市场发掘方面,我们要向像海尔这样的公司学习”。
高以成则这样形容双方的互利:“在销售量方面,海尔电脑在山东省内一单生意就可以达到4.6万台;在研发能力方面,由海尔和英特尔共同研发,专门适应农村上网的电脑已经送到山东每个大队村支部那里去了;渠道方面,海尔家电的渠道遍布全球,而电脑的渠道也遍布全国;服务方面,海尔的优势更是明显”。
海尔以用户需求策略为根本,利用英特尔、微软等国际技术巨头的支持,不断开发出独树一帜的PC产品,比如待机超过10小时的产品H22,内置9.5mm的超薄COMBO光驱、厚度15mm、重量仅为1.5kg的全球超轻薄笔记本电脑,配备ATI 9700 64M独立显卡和采用130万像素数码摄像头的H30,专为女性设计的130万像素摄像头、特制花影蝴蝶背纹的W11等产品;海尔近推出的“润眼电脑”更被评价为“产品细分的经典之作”。而海尔“家家乐”农村电脑还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独创了“一宽、三快、四平台”的平台。
海尔的细分策略如今已发挥了巨大威力,在诸如宽屏电脑、农村电脑、摄影笔记本等细分市场,海尔电脑都有着相当抢眼的业绩。海尔电脑的品牌也从小到大,一跃成为国内PC的主流品牌。对于传统PC企业而言,能将产品细分到如此程度无疑是一个奇迹。但对于以速度和个性化起家的海尔来说,这些差异化只是“冰山一角”。据高以成透露,在明年,海尔无论在笔记本还是台式机领域,都有更多新品推出,研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显然,新技术的层出不穷造就着越来越强劲的变革潮流——3C产业融合。IT不会消亡,但IT和PC的概念将会消亡,或者确切地说会以更高的形态出现。虽然这种变革才刚刚露出端倪,但巨大的商机已开始显现,谁把握了先机谁就把握了财富。正是基于此,英特尔董事长克瑞格·贝瑞特有了这样的感叹:技术进步促使的产业融合为一些公司提供了崭新的机会,也给一些公司带来了挑战。五年以后,由于不懂得融合技术,世界上一些大公司将会消失。
变化是各个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正因为如此,影响产业变革的拐点也无处不在。作为3C融合形态下出现的产业新拐点,对PC涵义的新解读预示着未来的商业机会和新产业巨人的诞生。不过,应该怎样穿越这个拐点,这对再度在PC发力的海尔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3C融合:海尔胜出的理由
更新时间: 2006-03-03 09:59:47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