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业内分化加剧 重大装备制造进入发展黄金期

更新时间: 2006-02-09 10:43:05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2171

  近年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特征在2006年将更加明显。机械全行业将表现出经济效益下滑、分化加剧的态势,但"十一五"规划给铁路、能源、船舶港口、环保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这些行业将持续3~5年的高速增长。

  一般机械产品过剩

  未来3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预计2006年我国GDP增长9%,国家经济呈现内需和出口双轮驱动的特征。机械行业目前的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大装备需要进口,而一般机械产品大量过剩。前几年过快投资需要消化,预计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放缓。由于"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纲要的要求,2006年中央政府将通过财政、税收、投资政策提高重大装备制造业国产化比例和市场份额,大型成套设备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将大幅增长。

  机械行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当务之急。同时,机械行业子行业景气度分化加剧,汽车、工程机械行业进入增收不增利的调整期,估计2006年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扭转,形势不容乐观。而部分企业由于生产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人才缺乏、没有资金规模优势,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重大装备制造业"藏金"

  钢材价格变化影响了机械行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重型装备材料成本高达30%。预计2006年钢铁、化工材料价格小幅下降,有利于提高机械行业赢利水平。其次,石油、电力、水价格是否上调存在不确定性。预计2006年机械行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仍难改善,必须走节能降耗之路。

  投资结构的优化、装备制造国产化、农业机械化产业政策给机械行业带来持续的市场需求,国家将从政策上支持机械行业的产业升级,预计未来3年,机械行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将获得高速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大市场占有率的大型成套设备企业和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企业将获得优先发展。国有大型上市公司以国内市场为主,政策扶持、规模经济、技术、资金优势明显。民营企业受制于人民币升值和欧美反倾销,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低价格的经营模式急需调整。

  2006年,机械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激烈,中国机械出口仍以小型、高性价比、高耗能机械产品为主,出口将进入平稳发展期,民营小企业会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

  行业发展分化加剧

  根据"十一五"规划,预计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不会大幅下降,将经历一个增幅收窄的过程,全年将保持20%~23%的增长。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过剩产能需要消化,景气度仍然在低位运行。采掘、铁路、船舶港口、航空航天、新能源、环保、石油化工等重大机械设备的投资将会有快速增长,出现较高景气度。因此,2006年机械行业总体收入可以保持20%增长,利润增长率会超过2005年1.49%的水平,利润增长率可以达到3%~5%。

  2006年,预计我国机械工业GDP增长将在8%~9%。铁路装备、航空设备制造、船用柴油机和输变电设备等行业在未来2~3年面临高速增长的需求背景,同时这几个行业的进入壁垒和集中度也较高;机床工具行业虽然整体需求增长减速,但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使龙头企业成为变局中的受益者;叉车、电梯、大中型客车、机械基础件、零部件等行业周期性较弱,仍处于稳定增长的上升通道;工程机械、重卡行业的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但经过2005年的下滑后,部分行业存在复苏机会,企业的盈利也有分化。

  铁路设备业进入黄金期

  2000年以来,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远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铁路建设年投资额一直徘徊在500亿~600亿元,铁路建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求。根据《铁道部中长期铁路建设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投资2万亿元建设高速铁路客运网,年均投资额1333亿元,比2004年多一倍。

  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给铁路车辆以及相关设备制造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预计未来3年铁路设备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将快速增长,景气度进入明显好转阶段。其中市场机会主要归纳为铁路车辆购置和更新改造、配套机械设备、铁路工程建设三方面。

  能源设备业潜力巨大

  "十一五"期间,能源采掘和新能源设备进入安全设备普及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将获得政府鼓励和扶持,国内市场维持旺盛的市场需求。能源采掘主要包括采矿采石设备、石油钻采设备。今后5年,我国将建设和改造120座矿井,需要大型环保装备、大型综采与洗选设备、薄煤层采掘设备,要掌握大断面岩石掘进机及大型施工机械的关键制造技术,加快煤炭行业装备升级换代。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石油采掘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一批的行业公司竞争力得到提高,赢利水平呈现稳定增长。由于石油能源涉及国家安全战略,决定了石油勘探开发设备制造业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的热点。

  新能源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瓦斯发电设备,目前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但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存在赢利机会。

  船舶港口设备需求旺盛

  全球船舶工业由于总体产能过剩,已经出现高位拐点和下行轨迹。我国船舶设备国产化率仅40%,大大低于韩国和日本。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船舶航运需求仍然旺盛,国家实施国产化政策给船舶设备生产商带来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预计2006年国内船舶设备制造业仍维持较高的景气度,船舶产量增长,产业升级,国产化率提高。2008~2010年国内船舶设备制造业将会出现中度不景气。

  依据国务院对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港口群建设规划,2010年三大港口群的吞吐能力至少增加一倍。"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大型海洋港口装备,发展大型矿石原油运输船和高速重型集装箱船,提升柴油机曲轴、大型船用铸锻件、锅炉发电机组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发展海洋勘探、开采及加工成套装备,发展大型集约化和专业化码头。我国船舶设备制造业集中度较低,优势企业发展空间大。

  叉车行业一枝独秀

  大型工程项目投资用于工程机械采购的比例通常为5%~8%,预计2006年工程机械销售走势会步出谷底,2006年下半年收入和利润将略有回升。

  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叉车行业将一枝独秀。叉车增长"动力源"来自于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区别于其他工程机械的需求主要由基本建设投资决定。

  节能环保型汽车优先发展

  2005年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约为71%。从当前情况看,过剩的产能主要集中在轿车及中重卡领域。未来两年,国内汽车新增产能约200万辆,总产能达970万辆,预计2007年国内汽车需求为685万辆,产能利用率71%,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轿车、微型车市场。轻卡、轻客产能利用率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微型车产能利用率将明显下降,国内汽车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的格局在未来3年内难以扭转。

  结构调整是我国汽车行业未来3年的主题,主要表现为产业集中度提高,形成若干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消费结构调整,轿车消费向小型化转移,大中型客车消费向大型化转移,重卡消费向大吨位转移,轻客消费向多功能车(MPV)转移等,城乡汽车消费结构得到合理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由高能耗、高污染向小型化、低能耗、环保型转变。

  大中型压缩机产销两旺

  石化、轻纺、冶金工业等领域成套设备的国产化为我国压缩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目前国内大中型压缩机不能满足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我国每年从欧、美进口大量的大中型压缩机。

  "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为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的压缩机产品,尤其是进口替代产品;重点扶持的压缩机产品;重点支持在国际市场上性能价格比有竞争力的出口创汇产品;重点培育科技含量高、机电一体化、环保性能优异的各门类压缩机产品。争取在未来的5~10年间,使我国大中型压缩机,尤其是往复压缩机技术水平走向世界前列。

  机械基础件市场平稳增长

  机械基础件行业面对广泛的主机配套和维修配件市场,其周期性不明显。同时,机械基础件的制造流程短、工艺相对简单,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普通等级的产品大量出口,不受国内经济周期的影响。受机械设备增速回落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2006年,机械基础件行业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仍可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数控机床替代进口空间大

  随着汽车、摩托车等主要用户投资高峰的回落,机床工具行业运行速度也将继续回落,预计明年该行业的增长速度将在15%~20%之间。但是目前我国机床消费金额50%依赖进口。"十一五"期间国家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尽快缩小我国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大力发展数控机床是首要之选,预计国家将给予数控机床行业诸多优惠政策。随着我国机床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数控机床将面临大的进口替代发展空间。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