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移动 用户数保持稳定增长,年增量趋缓;移动 对固定的替代明显,两个市场正逐步融合为一体化的市场;话务量营销使得MOU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由于综合资费下降速度更快,ARPU仍缓慢下降;收入稳定增长,移动 新业务的收入比例提高,发展势头良好;中西部发展较快,但增长的重心仍在东部;竞争格局相对平稳。
移动 通信网络现状
目前正在运营的移动 网络包括中国移动 的GSM系统——GSM900/1800M、中国联通的GSM和cdma系统——GSM900/1800M和cdma800M。到2005年底,预计移动 交换机容量为4.6亿户,实装率超过80%;运营商重视网络利用率,侧面反映出对3G的期望度;此外还包括具有移动 特征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小灵通系统。
分析移动 通信的网络覆盖,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广度覆盖方面,已经实现了所有城市、县城,大部分郊区、农村,主要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的覆盖,人口覆盖率超过95%;在深度覆盖方面,主要商场、商务楼、车站、机场、地下停车场都有较好覆盖。
目前,我国针对3G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3G标准化、3G技术试验、三部委联合支持的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专项、IPR谈判、3G监管政策研究等等。其中,信息产业部展开了大规模的3G技术试验,其主要目的是考察技术和设备的成熟性。通过测试表明,WCDMA系统功能和性能较好;终端款式增加较快,功能和性能提高很快;耗电、硬切换、增值业务的互通性有待提高;2GHz频段的cdma20001x和1xEV-DO的系统功能和性能较好;终端的数量和款式、机卡分离、耗电和增值业务互通等有待完善;TD-SCDMA系统已具备基本功能,多个厂家参与,研发进度明显加快;终端有待实现专用芯片化和更多厂家提供设备;网络规划和优化将是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手机的功能和性能大大改进,但仍是影响3G发展的主要因素;业务(如可视电话)标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充分重视无线电干扰,尤其是PHS2015-2020MHz对3G的干扰,要把新站址选择和现有站址资源的利用相结合,同时做好运营企业的经验积累和人才培养。试验加速了厂家设备成熟,推动了全球3G系统、终端、业务等的互操作性。
目前,移动 通信领域有一系列的热点技术,其中HSDPA成为关注的焦点,可以实现高达14Mbps的下载速率,从WCDMA到HSDPA只需要软件升级,真正的移动 宽带和移动 tripeplay正在成为现实。分析认为,HSDPA的出现源于不同3G技术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HSDPA的快速推出将极大提高WCDMA系统的竞争力;在市场需求和竞争的共同作用下,随着3G牌照在中国的发放,HSDPA在中国会被有限度地引入。
综上所述,2G网络覆盖趋于完善,网络利用率逐步提高;2G投资趋于谨慎,设备单价呈下降趋势;3G方面的准备工作有序进行;HSDPA等热点技术引起关注。
我国移动 通信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2006年,移动 通信发展将出现新的趋势,其中的不确定因素来自3G牌照的发放,移动 通信用户数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增量仍将在6000万左右;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加剧了“一户多卡”现象,普及率偏离了原有含义;而移动 话音综合资费将进一步下降,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移动 用户数量增长的重心将逐步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从城市转移到农村;MOU持续上升,ARPU缓慢下降,话务量营销将进一步深化;移动 话音对固定话音的分流加剧,一体化市场逐步形成;移动 新业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移动信息化的理念将进一步被强化;2G将继续适度扩大规模,而3G网络应开始进入建设阶段。
我国3G的启动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主要面临的机遇体现在:潜在的市场空间较大,每年新增6000多万用户;新业务发展的基础逐渐具备;优化竞争格局,形成有效竞争的需要;3G技术和设备逐渐成熟,具备商用条件;设备性价比快速提高,系统设备成本和价格可与2G比拟甚至更低;符合技术、网络和业务的融合趋势,等等。
国外一般是2G形成有效的竞争格局,3G引入全新的大的运营商较少,我国则需要在3G解决业务均衡和有效竞争;我国的市场巨大,设备供应商数量很高,运营商越来越看重设备的成熟性和互操作性以及设备的性价比。
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3G网络规划和优化、业务模式、终端、技术选择等,同时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ARPU持续下降,增量用户价值低;固网运营模式的影响;VoIP的影响;激烈的竞争;新业务的创新和运营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建立;如何处理原有投资与3G网络的关系;如何应对新技术的快速推出和更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