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数字家庭 看上去很近

更新时间: 2006-01-12 14:44:14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2040

  发个短信给热水器,到家刚好洗个热水澡,节电又方便;一旦有人侵入你的私人领地,会自动将报警信息传输给小区保安、110和主人;坐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家里的衣服洗好了、饭做好了、空调打开了;出远门后,不用担心家里的老人、小孩,也不用担心他们会忘记关冰箱、忘记关煤气阀……

  随着厂商的一系列产品的推出,数字家庭的美好未来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现在,海尔集团推向市场的全部家电都已预留了网络接口。等待的只是广大用户的数字家庭需求“苏醒”的那。届时,只要装上相应的通讯模块,普通家电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升级成为数字家电。这也是海尔推广数字家庭的市场战略之一。

  在“200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水晶厅,海尔数字家庭展示中心人头攒动,其推出的第三代网络家电“海尔 e家”在展会上亮相。在这套家电的控制下,灯具窗帘、多媒体娱乐、医疗监控、可视对讲、安防报警……样样能办;TCL力推的IPTV和 3C化平板电视,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家庭用户对数字广播电视、VOD点播、视频录像等诸多宽带业务的需求。

  “3C融合与无缝生活”,这是数字家电厂商为大众描绘的一幅新生活的蓝图。尽管大多数老百姓还不知道什么是“3C”,家电、电脑和通讯三者的融合却已然急不可待。重新找到活力之源的传统家电企业和IT企业联手向人们展示着未来高科技生活的范本:电视机、电冰箱不再只是收看电视、冷冻食品的家电,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科技内涵。与久未谋面的老友通过超大屏幕电视尽享视频电话的乐趣,甚至随时约上你的游戏队友来一场震撼级的超逼真警匪大战等等,盛大网络则把互动娱乐搬到家庭:可以在客厅边玩游戏边健身;在卧室随时点播自己想看的精彩电视剧……

  画外音似乎是:如果不想让自己落伍,那就尽快赶上这班高速列车吧。

  不同的数字家庭观

  然而现实就像那座华丽喧嚣的展台,与台上厂商的一腔热情相比,大多数用户还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中高层收入阶层的用户认为产品的成熟度还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而继续保持观望,而普通收入者则认为这些创新的3C产品就像花样翻新的手机一样是富人的时尚,动辄几十万元一套的数字家电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天元律师行的张小姐,受访时还不知道“数字家庭”是怎么一回事,在初步清楚概念之后,表示数字家庭当然是向好的发展方向,如果可能,打算在布置新家的时候考虑购置一套数字家电。但是她也表示,在自己所去的家电卖场里几乎没有接触到那些完全智能的数字家电,不知道是不是厂家的推广还没有覆盖到足够大的范围。她还表示:“只要经济状况允许,不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内品牌,谁质量好就买谁的。”

  思科系统中国公司的销售经理陈先生认为,“数字家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至今仍处于概念炒作阶段,各厂商的方案产品均未成熟到可以满足完全智能的要求。另外,由于自己是做网络的,对于网络安全的考虑得比较多,“把一切东西,例如门禁系统都趴在网上,能安全吗?”因此他表示自己在选择数字家庭的配置上将是有选择性的。

  “现在的很多数字家电产品仍然达不到自己希望的水准,那种被描绘过很多次的在回家路上把家里空调打开的应用自己还未见识到。有的产品在操作上也不够方便,还没有做到‘傻瓜级’的应用。”电影制片人马先生表示,要做到老百姓都能接受,就要在操作上非常简易化,“有的产品他们自己的工程师来了还要鼓捣半天,普通老百姓该怎么使阿?一旦出了问题是不是更麻烦呢?”尽管如此,他还是对数字家庭的前景抱有信心,如果现在厂商推出了合乎他理想的数字家庭配置,15万元到20万元的投入是他可以接受的范围。

  开出租车的王师傅听到数字家庭, 认为离现在自己的生活仍然有距离。尽管数字家庭说起来有很多好处,但没有的日子也照样过,谁知道这是不是厂家忽悠消费者的新花样呢。况且弄一套数字化的家庭,是否意味着要把自己刚买了几年的家电全部淘汰换新呢,一想到这投入就先等等吧。况且现在这种新事物的价格一定不菲,还是让经济条件好的人先尝尝这个螃蟹,等到几年后时机成熟了再考虑也不晚。

  北京电视台的王小姐,虽然新婚不久,夫妇两人都是新新人类中的数码迷,但所购置的仍然是普通家电。在她看来,厂商种种神话般的描述,与自己的生活根本不处于一个世界。自己身边的朋友还没有人用到数字家电。不过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没准一年后大家都用上了也不一定,如果要用,希望是可以定制的,个性化的配置,价格不要太高,重点是满足娱乐方面的需求。

  在用户看来,不论是小康生活的必然趋势还是当前时代富人的时尚,“数字家庭”还存在从美梦到现实的跨越,而厂商为这个产业准备已久。早在1999年,数字家电的概念就落户中国。曾经,海信的“机顶盒”、 TCL的HiD电视……那些正深陷价格战之苦的传统家电企业们,原本以为“数字家电”将会很快给他们带来一个“新时代”。但很快,现实让他们从迷梦中清醒。对于多数家中刚刚添置了“大彩电”的老百姓而言,价格昂贵的“数字电视”简直就是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天外来客。随后的一段日子里,更多的IT厂商开始踏入这个“充满无限未来”的广阔市场。国内的企业如联想、同方以及海尔,先后向外界展示了“智能化数码家庭展示厅”。虽然场面甚为热烈,但消费者的需求仍未被点燃。

  万事俱备 只欠市场

  据初步估计,数字家庭在全球有3600亿美元的大市场,所具有的超级诱惑自然毋庸讳言。在中国,通信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势头让众多国内厂商心动不已;国家广电总局于2005年9月1日在北京、上海等33个城市开始试播数字电视,并宣布将从2005到2015年分四个阶段实现向数字电视转化的消息,更是促成了已沉寂多时的国内“数字家电”行业再次升温。

  三年前,海尔就开始做数字家电。2004年7月,海尔联合清华同方、长城、中国网通、春兰、上海贝岭、上广电等6家企业正式成立了“e家佳”联盟,决定推动家庭网络的产业化。2005年6月30日,信息产业部宣布海尔网络家电作为行业标准。“海尔e家”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实现家庭网络产业化的家庭网络产品。据了解,目前“e家佳”联盟成员已达近200家。近期,建设部携100多家包括家电、IT、通讯、建筑、建材、安防、物流等众多行业的企业加入了“e家佳”联盟。

  海尔集团主要负责“e家佳”推广的网络推广部刘腾对记者说:“诸如远程控制、在办公室启动家里的电饭煲和空调这是基本的数字家庭配置,已经具备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表示,海尔集团已将网络家电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集团高新产品的主打。终端厂商的现状表明,万事俱备,只欠市场需求。

  为了将这些可以互联的家电搬进千万家灯火璀璨的客厅,海尔除了把自己的普通家电都预留网络接口之外,还走“集成”与“渠道”两条路子来推广。预留接口不但为将来用户的需求早做了准备,还延长了电器的使用寿命,不必在未来面临被淘汰的命运。“集成”是与工程商、智能小区开发合作,构建数字化公寓小区。在沈阳五里河小区,毗邻2008年足球赛赛场——五里河体育场,小区公寓由海尔一手打造的网络环境,开盘之后销售业绩出乎意料的好,这让海尔看到了北京、上海、深圳之外的“数字家庭”的需求。“渠道” 方面则是在各个主要城市都设有其数字家电的经销商,并且与大卖场实施合作。2005年11月26日,海尔和国美就流媒体电视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海尔17英寸到48英寸全系列流媒体电视机全线面市。这是双方针对某一类别的彩电产品而进行的合作,同时也标志着海尔流媒体电视机正式开始大规模推广。国美将为海尔提供展示空间、广告位置等方面进行优先支持,海尔则为国美优先供应产品,并提供部分机型。据上海海尔工贸彩电产品经理陈杰透露,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海尔彩电的销售目标是1亿元。

  刘腾透露,考虑到不同阶层用户的需求,海尔的数字家庭配置从两三万到几十万元不等,充分照顾不同收入家庭的数字化配置,大家可以按需选购。另外,很多像遥控热水器这样的家电,未必是通过网络,但由于其高安全性和便捷程度,也成为数字家庭的配置之一。

  梦想成真待何时

  相比厂商的不遗余力,用户的接受度为何没有敞开呢?究其原因:或许不切实际的概念宣传应首当其冲。在绝大多数中国居民看来,数字家电厂商(包括媒体)种种超现实的描述,与自己的生活相差甚远。比如,有关“数字家庭生活”的设想。组建一个“数字家庭”,意味着消费者几乎淘汰现有所有家电产品(或者用某些中间软件对现有家电进行升级)。或许这种市场推广方式只能使消费者对“数字家庭”产品敬谢不敏。

  产品价格过高是另外一个原因。以目前市场上的数字电视产品为例,动辄几万元的价格,实在大大超出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虽然也有人指出:多层次的中国消费市场,即使只有很小部分人愿意购买,销量便也相当可观。这种观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这并不表示国内企业能有钱可赚。因为高端消费者往往倾向于购买国际洋品牌,虽然其价格相对昂贵——对于摆在客厅正中央、就主人“脸面”而言,品牌的重要性无庸赘述。而对于在“诚信”问题上一直无法令人满意的诸多国内企业,即便动用“价格战”的法宝,现阶段也不会起太大的作用。

  家庭网络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不同的利益团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或建立不同的标准组织,或成立不同的产业联盟。目前,家庭网络产业的标准组织和产业联盟比较多,不同标准的产品还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比较紧迫的事情就是不同标准组织之间加强沟通与协调,争取早日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 家庭网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运营商、设备接入商、增值服务商、硬件软件提供商、智能小区开发商、智能家居厂家、信息家电厂家等一系列商家的合作与配合。目前家庭网络产业链基本形成,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不够,仍然需要方方面面密切配合和加强联系。

   那么数字家庭离我们还有多远?对此,中国数字家庭标准组织“闪联”工作组秘书长杨楠曾表示:“在中国实现完全的家庭数字化还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在阶段已经完成了终端设备之间的整合,即设备间的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