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从一个硅谷的小不点成长为业界巨头甚至可以说是霸主的艰辛跋涉中,一个又一个敌手被压在微软的巨车下或被它狡诈的打击打倒,开发DR-DOS的迪吉亚、开发互联网软件的网威、众所周知的网景、甚至包括IBM、Sun等这些大公司,都曾经被微软喂过苦果。
现在是Linux了,Linux的存在对微软来说,犹如芒针刺背,它让一直不可一世,骄横一时的微软不得不低下它曾经傲慢的头,尽管看起来Linux的力量与微软相比,微不足道,但它的存在让微软不是的选择。就犹如当年苏联存在对美国的意义一样,它就不敢对盟友随心所欲,Linux是扼住微软喉咙的制衡力量,犹如AMD制衡英特尔一样。
微软对Linux十分头疼,Linux使微软的客户们找到了与微软讨价还价的借口,使微软过去的垄断价格优势大大减弱。在今年年初,英国政府视窗操作系统的许可证协议需要续约时,他们告诉微软,他们有可能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Linux系统,而不是继续使用视窗系统,事实上,这只是与微软谈判的一种讹诈手段,但微软在听到这个不幸的理由后,不得不做出退让和妥协,降低它一直高昂的操作系统价格。这在Linux还没完全成熟之前的微软垄断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微软是的选择,客户也没有办法和微软讨价还价,只能接受微软傲慢从不肯退出的高价。
Linux的存在还给了对微软一直心存怨恨的业界同仁们一把报仇的利刃,包括IBM、Oracle、Sun等业界大鳄,均是乐于扶持打击微软的Linux,甚至包括微软曾经铁的哥们英特尔,也加入到这一阵营,因为它也不愿意微软垄断操作系统,扶持一家微软的竞争对手更符合英特尔的利益,就微软支持AMD一样。像IBM去年出货的主机中,有15%是Linux操作系统。
另外一直对微软产品价格政策不满的客户,包括各国政府,也纷纷制订自己的Linux扶植计划,一方面敲击微软,以在采用微软产品的时候得到相当的价格优惠,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出于国家信息安全及扶植本国信息产业的角度考虑,也不愿意看到微软一家霸占操作系统市场。
对于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手,微软从来就没有心慈手软过。从1998年起,微软就开始着手发动了对这个尚未壮大的对手一场Linux围剿战,一如微软以往的风格,从公开场所的种种辱骂到私下里以种种手段分解Linux阵营。
在1998年,微软就制订了一份在未来预备对付Linux及开放源码软件的文件,这份在微软内部传阅的文件因为错误漏发出来了,也就是在微软垄断官司名噪一时的"万圣节文件"。
这份文件中称:由于没有办法将它(Linux及开放源码软件)踢出商业领域,FUD战术也不起作用,开放源代码软件将会有长期的可信性。(FUD是"害怕、不确定、怀疑"的首字母缩写,是微软通常用来搅乱、挫败对手的手段,如宣布并不存在的产品、制造对方产品会使微软操作系统崩溃的谣言。)
该份文件还称,如果软件的基础建构模块是便宜的或免费的,开放式分发而不为任何一个公司掌握的话,Linux就会一直成功下去。它提出围剿办法是:使协议和应用无法市场化。开放源代码计划能够获得很多服务端应用的立足之地是因为简单、开放的协议的广泛性。可以通过扩展这些协议、开发新的协议阻止开放源代码计划进入市场。
也就是说微软可以先获得这些开放的协议和应用,并且在这些开放的协议和应用开发新的协议和应用。但关键的是:微软要把自己新开发的协议和应用取代这些目前开放的协议和应用,并且使之与Linux和开放源码软件不能兼容使用,按照这种战略设想,微软的操作系统将来也许就没办法和Linux因为协议不兼容而无法进行数据通信,当然,现在这样做的话是有背于微软的利益,但在将来某个恰当的时候,也许这样做会符合微软的利益。
事实上,微软这份文件透露的信息是,微软要做封闭的、不开放的、不兼容的协议和标准,尽管这种想法在互联网时代看起十分荒谬,但微软十分想颠覆互联网时代开放兼容的规则,只有这样,微软才可以彻底打败Linux及开放源软件。
应该说微软的这份文件对Linux的优劣分析得比较到位,它提出了微软扼杀Linux及开放源软件的基本战略:"OSS计划已经在许多伺服器应用上有稳固的基础,因为拥有广泛的有用工具,简单的协定。利用污染这些协定,及开发新而复杂的协定,我们可以防堵OSS计划进入市场。"例如该文件中所提到的改变目前公开开放的DNS、HTTP等协议。如果微软这个战略得以实现的话,那么整个业界将真的彻底成为微软统治下的王国了。
基于这种战略,在2000年,微软提出了它的Microsoft.NET平台战略,微软称,Microsoft.Net要挖掘和实现互联网的全部潜能,建立第三代互联网。这也就是微软在它的万圣节文件中所提到的"利用污染这些协定,及开发新而复杂的协定",Microsoft.NET战略就是要颠覆掉现有所有互联网开放协议应用,建立微软自己封闭的、不开放新的协议应用标准,并利用微软的垄断统治地位把它变成事实性的工业标准,这样Linux及源开放软件就没办法进行商业开发了。所以Sun总裁曾攻击微软说,.NET是与整个人类作战。
但微软没有想到Linux的发展如此迅速,在它的.NET战略才刚刚实施时就开始对它某些利益形成了重大的威胁,微软在司法压力和市场竞争双重压力下(美国法院判决微软须向反对美国司法部与微软达成和解协议、要求对微软实施更严厉制裁的9个州提供其视窗操作系统的代码),微软开始开放它的源码。事实上,这种开放更多的迫于市场的压力,如果不是Linux的竞争,微软才不会理会什么法院判决,源码开放计划是微软的Linux围剿战的一部分,尽管这有悖于微软万圣节文件的战略主旨。
各国政府以信息安全为理由要求微软提供源代码开放,当然在没有竞争的时代,微软完全可以对这种要求视而不见,但Linux让微软低下它曾经高贵的头。微软在今年1月率先对俄罗斯开放了视窗源码,接着和欧盟、中国、日本等签署了源码开放协议。
在此以前,微软一直强烈抵制源代码开放计划,并且在产品销售价格上一点都不肯让步。和当年DR-DOS出现一样,Linux在各国受到的强劲欢迎让微软没办法高傲起来了,微软开始试图变得亲和起来,尽管谁都知道,微软再亲和也是羊皮下的狼,目的和1992年盖茨给微软德国公司下的指令一样--我们要让DR-DOS从德国消失,消失得干干净净。很显然,微软现在的任务是:我们要让Linux从全球电脑上消失,消失的干干净净。
这也是为什么微软在北京政府采购失利后,先后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了两家合资软件公司,这在微软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接着微软CEO鲍尔默访华与国家计委签署了价值62亿人民币的合作协议,再然后是盖茨再次出访,宣布对中国开放源代码的原因所在。并不是微软在北京政府采购失利后的反思,而是发现Linux竞争杀伤力后,策略的一种调整。微软现在所有的亲善,事实上都是为了围剿Linux进行统一战线。
在十年前,微软是这样剿灭它的竞争对手DR-DOS的,它威胁电脑销售商们不得继续销售DR-DOS,然后以比DR-DOS便宜一半的权利金利诱电脑销售商们,并且送文字处理、视窗软件。
然后,微软在其视窗软件里面故意设置让用户对DR-DOS技术保障失去信心的陷阱,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出去,以让用户对DR-DOS失去信心。在DR-DOS发布前,微软对每部MS-DOS收取的权力金大幅提高到30-60美元,为了消灭DR-DOS,微软把它降到9美元。
微软已经开始重复十年前的动作,其以前各种苛刻的销售和价格,现在都开始松动了,在拉动说服包括政府在内客户的同时,微软还在做另外一件事情--宣传心理战,削弱用户和业界对Linux的信心。
近频频看到"权威调查公司指出:安全性差的OS是Linux","Windows比Linux便宜!"之类的报道,然而所谓的权威调查公司是一家专门做Windows及.NET内容的网站,所谓得到出Windows比Linux便宜结论的是一家微软赞助的机构,并且原文是"在一些情形下,Windows的成本比Linux便宜些"。
如果Linux只是单纯一个公司产品,在微软的这种压力下,早已经垮了,就像DR-DOS、网威、Netscape一样,但Linux代表源代码开放软件,微软发起战争不仅仅是针对一二家或者几家Linux操作系统公司,而是整个源代码开放软件,这也是微软忧虑这场战争结果原因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一方面微软的势力与Linux的势力严重不对称,是一个大象对蚂蚁的战争,但另一方面,支持微软的阵营与支持Linux的阵营又严重不对称,站在Linux这一边的势力比微软要强大的,它不仅仅有源代码开放组织,Linux本身这些公司,IT业界各大巨头,还有各国政府以及它们背后整个IT业。
所以微软的Linux剿灭战是一场微软过去前所未有的艰难战争,它面对的是一个利益错综复杂的整体,而不是以往简单几个竞争对手的利益关系,微软很难像过去一样,用一些小恩小惠就把竞争对手的支持者说服了。
也许和十年前一样,比尔-盖茨现在告诉微软的是:“忘了一切,我们现在只有一个任务,消灭Linux及源代码开放软件。”
对抗制衡力量 微软的Linux围剿战
更新时间: 2006-03-31 15:38:18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1494